心 声 之 路
德馨
一、八中毕业歌。大约在96年3月份,我的母校----北京八中75周年校庆前夕,我在晚报上看到赵荣尊老师文,纪念老校友王洛宾临终前为罗天平老师词谱写校歌事。看到文中的歌词,我突发创作冲动,也想为校庆凑凑热闹。我眼前回忆起当年学校美丽的红领巾甬道,15分钟草就了主旋律,45分钟造了一段歌词。哼给几人听,感觉还好, 终于产生了我的这首处女作。
时值1996年3月19日,从此开始了我漫漫的学习创作过程。
二、胡笳十八拍。这是我的第二首歌。中年人历经沧桑,命途多舛,冯唐易老,李广难封.手头又没有现成的歌词,随着自己的心境,自然想到为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谱曲。由于各段字句不工整,所以只为第八拍谱曲后就搁下了。
好象这首歌较多人有好评。中央音乐学院的吴灵芬教授问我:为什麽不写完呢?
三、相逢在十八。96年7月24日,妻子46周岁的生日来临,这是她开始步入中老年的重要生日。我依然不大有送她贵重礼品的经济能力和习惯,干脆送她一首诗吧.伊特点浮现在我脑海里:纯洁,善良,开朗,事业心强。走到哪里,都能干出成绩;走到哪里,周围都有一批人喜欢她,围着她,与她说知心话.这点 甚比我强。我们是十八岁同一天参加工作的,于是有了《相逢在十八》。妻听了高兴极了。人们批评说这首歌多处编得不合规则。
四、爱的感想。人们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联想,并产生很强的想象力,以此抒发自己的情操和心绪。因此产生这首《爱的感想》.我很喜欢这首,家人也常常不由自主哼起来,但是吴教授说有点虎头蛇尾,最后一句音低了。
五、呼唤真情。社会上经常出现钩心斗角、争权夺利的丑恶现象,人与人之间充斥着猜忌和误解。建立和谐的社会需要团结,需要人们之间的互相理解。我渴望社会关系的改善,为倡导博爱精神冲出了这首《呼唤真情》!这首曲子在吴教授的钢琴上产生了非常激越美妙的效果。
六、四季喜。孩子给我提意见了:你做的曲子都太伤感了,能否写点欢快向上的.我说行!我也为了尝试能否从上述情绪中解脱出来,于是就写了这首少儿歌曲:《四季喜》。动笔后才知道,受命之作最难写,由于缺乏原动力,这首花费的时间最长了,纯粹是按想象中的少儿风格生编硬造。经八中李存老师修改后,准备编入八中同学歌集中。
七、祖国统一颂。上首迟迟未改满意,我国乃至世界的一件大事即将来临了,这就是七一香港回归。我觉得理当以自己可能的方式抒发出自己的感受。我认认真真地写,拼命想写好,偏偏写得不满意。原稿吴教授批评说,以大调开始,中间怎麽又插上了小调?作曲网方翔老师也有许多中肯的批评。与别的歌曲一样,现稿我很希望谁帮助改改。
八、陕京线上的歌声。陕京线,就是把陕甘宁天然气用900公里大直径高压管道跨过黄土高原送到北京的工程,非常壮观。该项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,北京段由我们北京城建集团建设,这是我们的光荣。我所在的单位,负责培训北京首批专为焊接陕京天然气管道的国际证书焊工。集合起来的八十名焊工精英夜以继日地苦练。6月6日在现场上岗考核时,我产生了创作激情,作出了这首《陕京线上的歌声》。后来发表在城建工人报和首都建设报上,他们从来不登歌曲,为我破了例,这也是我的光荣。这首歌老师们认为还可以。
九、共产党员之歌。9月12日党的十五大召开了。我以自己对许多真正的共产党员的认识和感受创作了《共产党员之歌》,作为对党的祝贺和希望,并把它献给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真诚的共产党员。这首歌也见报了。
十、月光。诗人巴金曾写道:望着星天,我就会忘记一切,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。我觉得月光更具有这种无可抗拒的魅力。在此之前,我很想好好写一首抒情歌曲,当然,最好的时机就是中秋之夜,我觉得我做到了,表达了我真实的感情。
十一、船。98年春,我在晚报上读到了舒婷的关于自己即将到来的诗歌朗诵会的文章,她称有的诗是不能朗诵的:“有如天籁”,只能静静地去理解它,任何声音的表现,都只会破坏了它的意境。从那以后,我整天都在思索着这种意境。2月10日,我参加了这个朗诵会,被大师们的朗诵和舒婷的诗深深感动了。于是产生了这首自以为接近“天籁”的歌——《船》。当然具有舒婷所说的那种“破坏性”,但我实在不忍“割爱”。这是我和我单位的一些青年人最喜欢的一首歌。
有的老师说这首歌不符合作曲原则:第一句尾音落在了主音“1”上了。我舍不得修改,以为“同一首歌”也如是,就很好听。
十二、致橡树。写完了舒婷的《船》,一鼓作气又写了她的《致橡树》。诗言志,这也是我喜欢的一首歌。这首歌可以写成大合唱,自觉如果改编好了,可以体现出一种磅礴气势的。
十四、募捐歌。九八年华东发大水,电视镜头中天昏地暗,遍地泽国。国难当头,大家纷纷捐款捐物。之后,根据一些真实的素材,写成了这首《募捐歌》。怎么样,能听出真切而丰富的情感么?
根据武警乘坐冲锋艇救那个洪水中抱着一棵树的小孩的情节,我还写有一组非常凝重的歌词: “漫天风雨,天幕低垂,中华大地,岌岌可危。伟大民族,临危不惧,谁来擎天?人民军队!” 由于工作原因,没有一气呵成并谱曲,只好长期搁置下来。
十五、善解人意的爱。朋友,你在失意的时候,有人安慰你么?你遇到过一句善解人意的笑语使你不佳的心绪豁然开朗的情况么?我感受过,并希望人人能做到这一点,因此有了这首:《善解人意的爱》。我们常常缺乏博爱精神,需要大力歌颂善解人意的爱。听听这首优美的旋律,我们会发现,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很难。
十六、思乡曲。1972年夏天一个炎热的夜晚,在祖国腹地一个三线工厂的山沟里,几个青年突击队员在楼顶乘凉,照例是一边休息一边聊天。话题又扯到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、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论题上,讨论的焦点在:列宁指出的“垂死的资本主义”为何不但垂而不死?反而听说他们生产力发达,国民生活幸福;为什么我们引以自豪的最能解放生产力的社会制度下,阶级斗争不断,只闻“抓革命”,未见“促生产”,总摆不脱贫穷落后?他们越来越不敢争论下去了,陷入深深的迷惘与困惑中。26年后,他们中的一位写出了《思乡曲》。小花絮是当年他干活太猛,心爱的手表永远掉进了单臂铇床正在搅拌水泥浆的地基坑里了。
《心声》特别感谢学友姚恒璐教授的指导。
作 于: 1998.10
修改于:2006.5